发布日期:2024-07-22 02:13 点击次数:167
《资治通鉴》第六十九卷 魏纪一曹魏·魏文帝黄初二年(辛丑、公元221年)【原文】吴王与群臣饮,自起行酒,虞翻伏地,阳醉不持;王去,翻起坐。王大怒,手剑欲击之,侍坐者莫不惶遽。惟大司农刘基起抱王,谏曰:“大王以三爵之后,手杀善士,虽翻有罪,天下孰知之!且大王以能容贤蓄众,故海内望风 ;今一朝弃之,可乎!王曰:“曹孟德尚杀孔文举,孤于虞翻何有哉!”基曰:“孟德轻害士人,天下非之。大王躬行德义,欲与尧、舜比隆,何得自喻于彼乎?”翻由是得免。王因敕左右:“自今洒后言杀,皆不得杀。”基,繇之子也。【译文】译文太长,可以略过不看,其实原文一看就懂。【解析】孙子兵法云:主不可以怒而兴师,将不可以愠而致战。虽然说的是打仗的事,但底层逻辑说的都是情绪化决策的风险。比如上面材料,就是孙权情绪上头,要杀虞翻,结果被人劝住,孙权最后也醒悟过来。如果只看到这里,很容易给出上面不能情绪化决策的结论。只不过这种话属于正确的废话,谁不知道,要你来说?但如果咱们换个角度来看,这事更有说头。且看,孙权一开始想杀虞翻,被刘基抱住时说的话。王曰:“曹孟德尚杀孔文举,孤于虞翻何有哉!”曹操都能杀孔融,我不杀个虞翻算什么?你看着像不像大多数人做事时候很常见的行为或决策逻辑。俗称,师太的脑袋,秃驴摸得,贫道就摸不得了?绝大多数人做行为决策的时候,特别容易陷入一种思维误区。别人做了,我也能做,亦或者说凭什么别人能做,我就不能做?听起来好像是有点道理对吧,但实际上一点道理都没有。咱们就拿上面材料,刘基提到的曹操杀孔融和孙权要杀虞翻来作对比。曹操不光杀了孔融,还有边让、周不疑、崔琰,甚至荀彧、许攸之死都与曹操有关。曹操杀的这些都算是当世名士,孙权要杀的虞翻也是,曹操杀了这么多,而且这些人搞不好咖位还比虞翻更厉害,孙权杀一个虞翻好像也不是不行是吧。这就是大多数人在做决策,以他人之事做类比找理由时最容易犯的四个错误。第一,忽略目的曹操为什么要杀这些人,说白了是利益不一致的问题。杀这些人也是为了确保自身内部的平衡和权力安全。但虞翻和孙权有利益不一致吗?虞翻是劝谏,本质上是为了孙权好。那孙权杀虞翻是为了什么?只是因为劝谏的时候说话不好听孙权不高兴。显然孙权和曹操的目的出发点就不一样。第二,忽略背景曹操杀孔融在赤壁之战前,彼时曹操已经完成北方统一,天下他最大的,而且汉献帝在手,朝堂就是他曹操开的。说难听的,这个时候曹操就是无冕皇帝。曹操杀孔融完全压的住场面,不用如当年杀边让一样还要面对兖州大叛乱。而孙权此时不过荆州、扬州两地,对比起曹操来弱太多了。实力不一样,做同样的事,你孙权没有那么雄厚的能量来压得住反噬。第三,忽略后果要说后果,就像之前提到的,曹操资本雄厚,杀了就杀了不怕后果如何。至于因为曹操杀孔融就离他而去的,曹操嘿嘿一笑,我现在是最大的上市公司,想在这里谋位子的人多了去,你不干,自然有的是人想干。孙权不一样,地贫、兵少,本身内部世家大族还不是很齐心。孙权要杀虞翻,立马会让江东本地士族离心离德转而和曹操暗通款曲。杀虞翻一时爽,事后孙权要搞定后续麻烦很头痛。第四,忽略操作无论曹操杀孔融、边让、周不疑、崔琰,虽然归根结底是矛盾利益冲突,但在具体执行的时候,曹操还是很讲究的,人家找了罪名给坐实了。这叫师出有名,别管他心里怎么想的,但具体操作上,人家还是按照制度流程来办的。孙权想杀虞翻呢?好家伙,直接喝多上头拔剑就干!这操作太糙了吧!一点都不礼貌。程序正义还讲不讲?别人怎么想?你今天这样心情不好杀虞翻,那明天是不是也一个心情不好来杀我?所以看到上面4点,你再想孙权杀虞翻能不能和曹操比。显然是不能的压,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。刘基的说法是:基曰:“孟德轻害士人,天下非之。大王躬行德义,欲与尧、舜比隆,何得自喻于彼乎?”刘基说话好听,是在捧孙权,给他台阶下。但要这话说直白点不掩饰那就是,你孙权几斤几两能和曹操比吗?好在孙权也是回味过来,立马话锋一转:王因敕左右:“自今洒后言杀,皆不得杀。”从,要酒后杀人的孙十万,摇身一变成坦然纳谏孙仲谋。不得不说,孙权这演技、城府当真厉害,无缝切换,丝滑自然,也难怪三分天下有一个他。【闲扯】人嘛,喜欢对别人双标,但别人自己双标就不舒服了。比如,别人能干,自己为啥不能干。你非要犟,别人干了,你也想试一试,结果大多要碰个头破血流。人通常会把别人成功给简单化成几个公式或秘籍,然后天真的认为自己也按照做了也能够复制。现实情况是,别人能成功,有他自己的剧本、路数,他的一系列操作是为他自己量身定做的。但我们有自己的剧本,你照着别人的做法在自己身上搞一遍,你觉得能成?这种感觉,就如同《喜剧之王》中的龙套神父,你中枪倒地就对了,非要搞什么挣扎一下表现对生命的渴望,你演得再好又怎样,结果自然是盒饭都没得吃。真不知道谁给你的勇气。回归现实,别人做的事,成功了是否值得参考。个人认为,参考意义和价值是有限的。别人的成功固然有他的努力、招数、心法,但更有时代或者属于他自己身的禀赋或背景,甚至于运气。这些东西,不是说你学个招数就能成的。你如果非要学也不是不行,那你就要从人家的背景、时代、具体操作、资源等等各方面拆分来看,到底那些是有先决条件你用不了,那些是可以通用,针对性的学习,而不是一股脑的照搬照抄。与成功案例对立的,你可以学失败案例。因为失败,都是别人真金白银走出来的,是最值得学习的。成功的事你再做未必成,失败的事你再做一定失败!就如同,巴菲特老爷子的伙伴,查理芒格说的那句话:如果知道我会死在哪里,我将永远不会去那里。好好品味这话吧,兄弟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职场上悟出的10个道理: